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要闻 -> 正文

运训讲坛 | 运动训练学院举办“理念、负荷、方法:运动训练实证研究案例”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24-01-08

新闻网讯(通讯员 廖淑怡)12月27日下午,运动训练学院特邀我院高平教授在东教学楼第二学术报告厅举办了“理念、负荷、方法:运动训练实证研究案例”学术讲座。讲座由运动训练学院副院长汪宇峰主持,全体硕博研究生参加本次讲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国运动训练理论从无到有,从有到新的70年历程中,来自一线训练实践的思考和总结是推动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本次讲座中,高平教授结合丰富的运动队备赛经历,以训练理论为引导,通过跆拳道、激流回旋和残奥冰壶3个项目和3篇高水平研究论文,为运训学子展现了一个运动训练专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期间高平教授通过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队伍外籍教练员和中方教练员训练理念的对比,凸显高质量的体能训练要结合专项能量代谢特点和技术动作特征。此外,高平教授还引用轮椅冰壶项目的训练经历向大家强调,深入训练一线、了解项目特征是构建科学、高效技战术、体能训练方法的重要前提。




会后的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热情不减,高平教授结合具体的提问做出了更为细致深入的解答。例如,有同学提到“为什么国内有些项目的运动员身材、体型比国外运动员更好,但实际比赛成绩却并不尽如人意”,高平教授谈到“身材、体型是影响运动表现的常规因素,但这些因素对专项运动表现的影响到底有多深,还需要结合具体的项目特征而定,而且影响运动表现的相关因素众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不能一概而论。最后,高平教授还提到“研究生群体应该多关注前沿运动训练理论,结合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对训练过程进行诊断评估,尽早实现由科技助力训练向科技引领训练的模式转变。

本次讲座紧扣运动训练核心要素,通过训练实践中的理念构建、负荷调整、方法选择,生动展示了运动训练过程中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完整环路,也让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扎实的科学研究方法能够成为我们审视理论、方法是否可靠的重要工具。

(审核人:郑湘平)


联系我们: 武汉体育学院小球馆四楼      电话:027 - 87190562      邮编:430079

Copyright © 2005-2017 版权所有: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 鄂ICP备0500332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