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的前身为1972年成立的运动系,2006年8月,在原运动系的基础上正式组建运动训练学院。学院组织结构完善,设运动训练学、拳跆、游泳、举摔柔、体能等5个教研室,湖北省运动与健康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高端智库中国青少年体育与体教融合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拳击学院、中国空手道学院、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游泳项目》主席单位等省部级教学和科研平台。运动训练学院现有运动训练、体能训练专业两个招生专业,1984年开始招收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2020年开始招收体能训练专业本科生。运动训练专业实行单招考试,招生项目包括田径、篮球(五人制、三人制)、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蹼泳、跳水、跆拳道、拳击、摔跤、柔道、体操、艺术体操、技巧、围棋、高尔夫球、铁人三项、橄榄球、沙滩排球(二人制)、举重、空手道、花样游泳等。在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现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教练员、裁判员、体育教师以及各类体育专门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学科建设方面,运动训练学院经过5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经具有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博士招生资格,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建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后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运动训练专业2007年被确定为湖北省品牌建设专业,2015年获批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成为第六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获首批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学院创办运动训练专业卓越创新人才实验班,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在师资队伍方面,运动训练学院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和知名教练员,现有教职员工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0人,正高级职称24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50余人,国际、国家级裁判10人,奥运会亚军1人。学院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已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湖北省楚天名师、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等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同时,学院长期坚持专兼结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聘请一批高水平的教练员、体育教师担任兼职导师,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在科学研究方面,运动训练学院相继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科技部、国家奥运公关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省部级课题5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编著、译著、教材等近50余部,在国内外权威(体育科学)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奖励8项,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10余项。现有省级中青年科研团队2个、校级中青年科研团队2个。

在人才培养方面,运动训练学院以雄厚的师资团队为核心,强大的竞训平台为基础,优越的学训条件为支撑,坚实的科研服务为保障,使运动训练学院长期保持了较高的竞赛水平,也凸显了运动训练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近年来,我院培养的学生如王宗源、尹成昕、吕会会等曾多次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全运会等国内外重大赛事中摘金夺银,为国家、湖北省和学校赢得了荣誉。近五年来,我院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效果显著并获佳绩,如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国赛三等奖2项、省赛特等奖1项、三等奖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国家级7项、省级14项;全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在社会服务方面,学院始终坚持“教学、训练、科研”一体化推进,充分发挥学院学科专业和高层次专家智库的优势,主动融入服务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对接政府、学校、社会和行业,积极参加省市国家运动队的科技服务,国家体育总局、省市体育局的决策咨询,以及全民健身计划和特种行业的体能服务。

继往开来,催人奋进。运动训练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公勇诚毅,学思辨行”的校训,坚持“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为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的办学理念,对标学校“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项目”的建设目标,立足湖北,面向全国,辐射世界,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学科专业优势明显、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社会服务成效显著的高水平术科学院。

2024年5月更新。



联系我们: 武汉体育学院小球馆四楼      电话:027 - 87190562      邮编:430079

Copyright © 2005-2017 版权所有: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 鄂ICP备05003325号-9